拯救洞庭湖湿地
□记者 蒋海洋
来源:人民之友
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了号称“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其中,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还着手加大惩罚力度,上不封顶。赋予百姓一定意义上的参与和监督权,同时还要接受NGO(非政府组织)和人大的监督。
几乎同时,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那么,在国家如此重视生态保护的语境下,地方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南洞庭湖保护区部分地方,就生态保护与湿地建设走访了有关部门,调查情况显示:曾是一碧万顷、沙鸥翔集的洞庭湖正在遭遇蚕食,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大开发,其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情况不容乐观。
采桑湖被承包,候鸟在哭泣
4月16日,知名公益人邓飞的微博置顶一条消息:“#一封来自洞庭湖的信# 湖南岳阳市君山区375万元/年出租国际重要湿地东洞庭湖采桑湖,围湖造池养鱼种藕。”一时间,该微博疯传网络,采桑湖湿地保护告急。
采桑湖被誉为“百鸟乐园”,是洞庭湖区域候鸟灰鹤、豆雁、小白额雁、罗纹鸭、水雉、须浮鸥、凤头等的主要繁殖和栖息地。丰水期面积多达上万亩,一堤开外,就是东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
如今,眼看采桑湖万鸟齐栖的景观不再,环保志愿者与爱鸟人士心急如焚。他们在微博自媒体、微信圈、博客和BBS论坛等平台上质疑呼吁,湖南经视、三湘都市报等传统媒体和各大新闻门户网站亦对此事给予极大关注和报道。
4月22日,记者随湖南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来到岳阳。车刚一开进采桑湖大堤,记者就看到采桑湖已经被“开膛破肚”,只见几条长长的大堤像弯曲的蜈蚣一样趴在湖面上,地上到处都是挖机的履条印。
“前几天还有三台挖机在筑堤,湖南经视报道后,你看,今天仍有一台在作业。再这样下去,候鸟就再也不会来采桑湖了。”在采桑湖“志愿者之家”观鸟台上,岳阳市湿地环保促进会会长彭祥林显得心情沉重,“围湖养蟹会使湖中的底栖生物被大量捕食,候鸟再来时就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种植莲藕,在干池采藕的时候,也会使底栖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同样会使候鸟失去食物。”
原洞庭湖水利工程局局长聂芳容告诉记者:采桑湖始建于1958年,修堤后,采桑湖变成了内陆湖,当洞庭湖水位抬高时,鸟儿仍有地方觅食,就不会到百姓家里偷食了。再则,作为东洞庭湖保护区的实验区,内陆湖的采桑湖更有利于候鸟栖息。如今,围湖养蟹种藕,需要保持浅水层,这样一来,一到丰水季,内湖水位太低,内外堤的压力大,这样也对大堤的安全产生隐患。
4月23日,在岳阳市林业局,该局副调研员钟仁生、森保科副科长曹三保表示:采桑湖属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其土地权属于岳阳市君山区采桑湖政府,对于采桑湖围湖养蟹种藕一事,他们目前正在调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与当地政府对接。肯定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鸟类栖息地。
据媒体报道,采桑湖镇政府承认370万承包是事实,君山区副区长彭明表示会让承包商将湖内筑起的堤干推平,恢复原样。今后将加大力度督促承包人的行为,合理开发。但截止到5月初,挖机仍在作业。如今,彭祥林已向岳阳市政府申请公开采桑湖湿地改造工程行政许可批复,并已拟好了致岳阳市委、市政府的公开信,呼吁停止采桑湖破坏性开采、还候鸟一片天空,目前正在征集志愿者联名。“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行动让候鸟自由地飞。”湖南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会长何建军说。
荷叶湖遭采砂,湿地日益减少
刘连礼指着一大片水域说,原来这里全都是芦苇地,如今挖得只剩下500多亩了,多可惜呀。
汨罗荷叶湖湿地地处东洞庭湖的东南端,是洞庭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就有30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中华秋沙鸭主要越冬区,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江豚的主要活动场所,还对防洪蓄洪以及周围的小气候具有明显作用。
可是,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湿地,近年来,却因为采砂,遭遇了“切身之痛”。
从2008年起,汨罗市政府将属于汨罗市芦苇场经营的芦苇基地的湘江、沅江汨罗段水域砂石资源开采权向外出让,一时间,河道上遍布挖砂船。
因湘、沅两江挖砂船只违规开采、非法盗采非常严重,对荷叶湖湿地屡挖不止、屡禁不止,造成湘江沿线的芦苇生产基地蚕食严重。为此,汨罗市芦苇场以朱海政为首的职工一直在向有关部门投诉,请求禁挖东洞庭湖荷叶湖湿地,但是,收效甚微。
据知情人介绍,汨罗市芦苇场管理总面积35000多亩,其中芦苇面积16000多亩,年产芦苇4000余吨。近年来,该芦苇场引进了安乡县谢中良、刘连礼及沅江市夏顺华等三位老板开发荒洲19000亩,种植芦苇。可就在芦苇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时,挖砂船却将他们的希望挖走了。
4月22日,在随湖南环保志愿者去采桑湖的路上,刘连礼告诉记者:2006年,他和汨罗市芦苇场签订合同,承包了芦苇场位于荷叶湖的琴棋站和高台站约5000亩荒洲种植芦苇,承包期为17年,2008年因发大水将芦苇冲走又顺延了2年。可到了2010年,芦苇场单方面终止合同,同时,多艘采砂船进驻荷叶湖大肆挖砂。
4月23日,记者随刘连礼来到了他所承包的芦苇地,站在狭长的芦苇地边,刘连礼指着一大片水域说:“原来这里都是芦苇地呀,大概有一万多亩(包括谢中良的),如今挖得只剩下了500多亩,多可惜呀。从短期看,挖砂利润大,但是,芦苇是长期产业,年年有收成,而砂石挖了就再没有了,政府怎能如此短视呀?”
4月24日,记者来到汨罗市林业局,该局副局长兼汨罗市砂石办常务副主任湛爱新告诉记者,林业局一直很重视湿地保护,对侵犯湿地的打击也很严厉。对于荷叶湖湿地的开采,开采区域是省里定的,汨罗市也通过了招投标,是政府行为。若存在盗采,他们知道了就一定会严惩。再说,荷叶湖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去年才批下来,而此前因没有批复也不便于保护。目前,资金还没有到位,荷叶湖部分地方也没在保护范围内。汨罗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蒋建伍表示:荷叶湖采砂资源区范围是省里定的,汨罗市芦苇场所属湿地只是实验区,不属于核心保护区。
当记者问到已经被挖掉的湿地能否恢复原貌时,湛爱新表示恢复原貌不可能了,并强调:“我们保护湿地,主要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荷叶湖湿地核心保护区的3.5万亩湿地保护完整,今后,我们将加大保护力度,让荷叶湖湿地变得更美丽。”
洞庭湖湿地保护任重道远
洞庭湖湿地是指以洞庭湖为主体的湖泊型天然湿地,目前有4个保护区:东洞庭湖保护区、西洞庭湖保护区、南洞庭湖保护区与横岭湖保护区,湿地保护面积为33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01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该湿地被誉为长江之肾,对长江流域乃至中国有着特殊的战略作用,长江流量占中国地表径流量的26%,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吞吐调蓄性湿地湖泊,还具有灌溉、船运、渔业生产、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该湿地的安危决定着长江的命运。
早在1982年,岳阳市政府就在东洞庭湖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900平方公里,涵盖了洞庭湖70%的区域。1992年,保护区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中国首批加入该公约的六个重要湿地之一,是中国最早开始保护的湿地。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十分重视洞庭湖的湿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洞庭湖区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有力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与地方政府一道,每年都举办湿地日、爱鸟周、岳阳国际观鸟节等节庆活动,开展湿地保护、候鸟保护专项行动,打击违规围填湿地和在湿地非法采砂、养殖、旅游等行为,有力推进了湿地保护。
但正如上文所言及媒体报道,近年来,由于利益短视及过度采砂以及实行分段管理,“九龙治水”,造成洞庭湖管理混乱,各县区和各部门各自为政、政令不一,令行不止的尴尬局面,湖里修筑矮堤、乱挖沟壑,环境污染、渔民用竹竿布上渔网捕鱼捕鸟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洞庭湖已出现了江豚生存告急、湿地萎缩等危机,如今的洞庭湖,已从明清时期的6270平方公里锐减到现在的2625平方公里。
有专家指出,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资源保护的投入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地做好规划,争取各级对洞庭湖及其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而记者选取一个时段、一个片区到洞庭湖进行实地采访,旨在管中窥豹,凸显洞庭湖保护的重要性与艰难性。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明天,我们要以“先忧后乐”的精神,保护好湿地,让洞庭湖生生不息,绵延万年,这样,我们才能永远诗意地栖居在绿色湖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