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卢 岳
提到2015年春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手机中漫天飞舞的红包;而如今春节将至,又一轮红包大战即将展开,微信、支付宝、QQ相继宣布投入数以亿计现 金和卡券,最新加入战团的是百度,吸睛之于,更让不少消费者摩拳擦掌,希望能在这次“红包雨”中有所收获。但与此同时,近来不少政法类微信公众账号先后发 出有关于红包诈骗警示,借以提醒消费者避免“红包陷阱”。
“陷阱”屡见不鲜
随着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如今各种社交平台的红包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交和娱乐方式。看到微信群里时不时冒出的 红包,你会不会不假思索立即点开?恐怕多数消费者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正因如此,社交工具的各种红包功能让一些不法分子和不良商家打起了歪主意——诈骗、 不良营销开始大量涌现,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随处可见的陷阱也让人防不胜防,导致信息泄露、财款被盗,更有不少人盲目转发将周围朋友“拉下水”……
1月22日,记者在百度引擎栏搜索“微信红包陷阱”“诈骗”等关键词,看到消费者的各种有关投诉和媒体曝光案例并不在少数。记者看到,在众 多新闻中,以“红包”为名的骗局主要分为红包链接植入木马病毒和冒名诈骗两大类。“现在的很多红包我都不敢随便抢,”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的消费者王怡 告诉记者,自己不久前曾在一个并不熟悉的微信群里点开某红包链接,并抢到一个100元的现金礼包,“不过抢到红包后,对方要求必须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银 行卡号等信息才能兑换完成,考虑到发红包的人并不熟悉,各种诈骗信息也遍地都是,虽然红包金额不小,但最终自己还是没有填写信息,万一是陷阱或者木马病 毒,损失钱财也太得不偿失了。”
“几乎都是骗人的”
据记者了解,腾讯近日发布《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 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就有8万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而二月初,微信团队也曾发出《清理违规抢红包行为的公告》,称发现部分商家试图通过 “合体抢红包”等营销类红包进行诱导分享、诱导关注,存在涉嫌欺诈、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等恶意行为。公告称,“抢红包游戏”这种将传统彩头与科技结合的玩 法,在受到不少用户喜爱的同时,也让部分商家动起歪脑筋,试图通过“合体抢红包”等营销类红包进行诱导分享、诱导关注快速获得粉丝以谋取不当利益。“单是 我自己转发的虚假营销就有很多个,”一位热衷于各类社交平台的在校大学生赵文告诉记者,自己的朋友圈总会有各种转发助力抢红包的链接,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想 打开抢得红包就需要转发并邀请多位好友参与,“但是几乎所有的最后都是骗人的,要么就是红包有各种消费门槛,几乎没法用;要么就是显示为被举报,含有违法 内容。最主要的是很多朋友圈的亲友都是因为自己的转发邀请而参与了活动,自己不知不觉倒成了虚假信息的‘帮凶’。”记者了解到,与赵文情况类似的消费者很 多,他们大多事先对虚假红包并不知情,以为是商家的某些促销活动,进而将链接发给更多的微信好友,却不知因此让更多人受到误导。
应仔细甄别
“作为社交平台其主要功能为聊天互动,针对移动支付等服务尚缺少防备意识,且实名机制亦不完善。”1月23日,就职于某知名移动支付运营公司的业内人士张 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作为社交平台的热门功能,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发密集,这使得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当消费者对“红包”的使用习以为常后,其 也成为骗子实施骗局的新手段。
春节作为“红包”的爆发时期,消费者应如何防范?北京市工商局延庆分局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主要是大家对“红 包”盲目追捧。“临近春节,面对各种网络‘红包’一定要做到仔细甄别:首先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这些多数已窃取个人信息为目的,更有甚者会盗取 绑定的银行卡;其次有些送话费、送礼品的红包需要点开链接先关注并分享给朋友,这类红包多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此外,对体现数额有要求或者超过200 元的红包,都要格外注意,其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该局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加强网络自我防范的意识之余,有关网络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具有针对 性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此外各种社交平台也应负起责任,加强对平台用户宣传有关防骗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