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鄂平认为,“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一字之变,内涵丰富,力重千钧,突出的是“脱贫”目标导向,体现的是“攻坚”的紧迫、信心、艰巨和责任,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承诺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扶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时刻。
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突出目标导向,体现的是紧迫、信心、艰巨和责任。
先说紧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如果到了2020年,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正因为强烈的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总书记就到了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情况,之后的几年又先后去了贵州、甘肃、河南、湖南、内蒙古、吉林、陕西、山东、云南、新疆、宁夏、青海等多个省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知真贫”,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2020年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再说信心。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代表团到延安参观访问,看到当地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含着泪说:“解放这么多年了,延安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还这么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今天要当众自我批评。”在延安吃饭时,周总理从头到尾只夹一盘菜,只要一碗小米饭,其他菜不动一筷子,心情非常沉重。42年后的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去了延安,耳闻目睹延安农村旧貌换新颜。总书记当年访问美国时就用这个故事来解释中国梦,听者为之动容。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全国像延安这样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还很多,全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1981年到2010年全球减贫人口的94.2%来自中国,脱贫减贫已成为中国真正的软实力。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说艰巨。目前全国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这类交通闭塞和生态脆弱地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帮助这些群众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绝非易事。为什么这么说?一是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二是按照投入2万元解决一个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测算,5000多万人脱贫需要1万亿元以上。三是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不少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第一代农民工大多进入老龄阶段,其中相当一些人因常年在外打工积劳成疾,生活依旧十分困难。四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
四说责任。古人说:“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都已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主动作为克难前行,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所以我们能见到,各地省委书记、省长密集地到贫困村调研,各级机关干部纷纷下乡帮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多样化的扶贫活动遍布贫困地区。甚至,几次出现了扶贫干部在下乡扶贫中因公殉职事件。牺牲令人痛心,却从侧面反映出与贫困最后一战的艰难与勇气。
脱贫攻坚考验着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中央已发出总攻令,我们唯有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中国经济网 林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