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明在“善心汇公益基金”启动仪式上发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国家治理的理性思考,是治国理政的现代理念。《决定》确立了法治中国的新坐标,奏响了法治中国的新篇章,也为企业家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家的首要精神是法治精神
法律政策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治建设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领头羊”的企业家,必须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法律建设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现在有许多企业家奉行实用主义,法律精神缺失,不把法放在心上,喜好潜规则,行江湖道义,这是要不得的。马克思曾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会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就可以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200%的利润,它就敢冒绞首的危险。当今中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关键期,能否更好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在改革中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更需要加强企业家的法律意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背景下,企业家在社会经济转型中要树立守法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不能任意妄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自己,如此才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被罚出局,才能带领企业在新常态下走好转型之路。
企业信仰要以法治为基石
没有信仰的企业是不可持续的,企业缺乏信仰就如同人的信仰缺失一样,很难成就大事业,取得持续成功。有了被员工充分认可的企业信仰,就能够使企业上下同心,无往而不利。打造企业信仰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不仅是创造商业奇迹的主导者,更是打造企业信仰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企业信仰其实就是企业家本人思想的升级。松下公司对“和平、幸福、繁荣”的信仰、GE公司对六西格玛工具和“数一数二”战略的信仰、苹果公司对创新和“创造客户需求”的信仰、英特尔公司对“摩尔定律”的信仰、华为公司对“以客户为中心”的信仰,都是企业家大力倡导并成为组织行为的。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是成功的企业“教育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和思想布道者。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信仰需要以法治为基石,在塑造企业信仰时,要始终牢记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信仰真正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才能够起到凝聚企业的作用,从而使企业长盛不衰。信仰,因法治而愈发坚定;力量,因法治而壮大。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义务和使命
很多人认为,企业就是创造利润的,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惟一目标,社会责任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这种观点和定位有失偏颇。企业创造利润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固然重要,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尤其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如果不顾一切追逐利润而不履行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企业的光荣使命,企业家必须把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根植于企业生命之中。